
小米移动电源
张峰是紫米科技的创始人,也是小米移动电源的操盘者。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理性、严谨、实事求是。仅仅一年的时间,张峰就用小米移动电源引爆了整个行业,其中的故事和发展轨迹,值得我们一探究竟。
2013年2月,小米有意向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,旨在打造米家生态。
2013年4月,雷军向张峰表达了创建一家专注于制造移动电源的公司的想法。
2013年5月,确定工作方向后开始进行市场调研。
2013年8月,移动电源项目正式启动。
2013年12月,小米移动电源全面上市。
小米将其产品定位“品质好,价格便宜”,低价也成为小米移动电源引爆市场的一个杀手锏。当然,张峰为了达到目标,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。
那么小米移动电源的火爆,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?
1、专注于移动电源 ——决定涉足移动电源行业之初,小米的目标不是一味走低价路线,而是计划开辟两条产品线:一条是生产标准更高的进口移动电源;一条是生产国产电池的移动电源。
随着计划的推行,张峰发现必须要坚持最高的标准,选择进口品质规格的产品进行生产。于是,他去说服雷军放弃低价国产的产品,专注于做品质更好的进口电源。雷军同意了张峰的观点,但是提出必须按照进口电源的标准去做国产价格的产品。
2、把价格压到最低 —— 张峰明白,想要把价格压到最低,必须要找到正确的合作伙伴,没有供应商的支持,一切都是镜花水月。为了尽快完成供应商谈判,张峰面对供应商没有具体谈项目的内容、资金方面的问题,只是问对方能不能做,能做就继续谈,不能做就找别的供应商,对于这种非常直接的谈判方式,很多供应商不能理解,但依然有一些供应商信任小米,以微利达成了合作。
3、死磕金属外壳——移动电源的外壳材料只能选择塑料或者金属,两种材质比较的话,用户通常喜欢金属材质,因为塑料在颜色处理上没有金属好看,而且金属材质质感更好,更能体现产品的价值。为了追求金属外壳,体现小米移动电源的较高性价比,然而,铝合金金属外壳的加工难度很大,就算是苹果代工厂也无法做到预期。张峰一度对金属外壳的策略产生怀疑,为做好型材,几乎跑遍了所有型材厂。型材成型后需要12小时的工序处理才能看到效果,由于代工厂白天忙于生产ipad mini,只好晚上赶工,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。好在,付出终有回报,金属外壳工艺问题克服层层困难,圆满解决。
在打造小米移动电源的过程中,张峰要求供应商提供品质较高且价格低廉的材料,这些供应商也是颇有微词,认为张峰是既要马儿跑,又不给马儿吃草,好在小米的市场销量给了供应商信心,虽然单件产品的利润不高,但是有了稳定的订单,整体利润也是很可观。
小米移动电源在上市的第一年,卖出了2000万支,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一款移动电源,彻底引爆市场,成为消费者的宠儿。
声明:本篇文章仅代表我个人观点,仅作为商业研究方向的参考。
- 合肥地铁7号线一期预计2026年底开..
- 全球制造业盛会合肥启幕,大国重器与智..
- 合肥新地标!巢湖咏芳堤,9.31公里..
- 安徽煤矿事故造成7人不幸遇难
- 合肥:新小区交付超一半应召开首次业主..
- 合肥请您来,20万个岗位供您选
- 合肥123个小区有望获得2-4万元奖..
- 警惕!新型诈骗,合肥多人中招
- 约谈35人,关停机构22个!
- 合肥一、六、八中联招线公布!各高中录..
- 合肥一中学违规发布高考成绩被通报,教..
- 歌手李玟因患抑郁症身亡,盘点李玟的歌..
- 2023年合肥市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..
- 2023年合肥市民营中小学入学登记入..
- 安徽合肥一厂房发生火灾,消防最新通报
- 重要,合肥将取消一、六、八联招
- 合肥72000余名考生今日高考
-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..
- 2010年-2022年安徽省历年高考..
- 合肥最新通告:全域禁止违法焚烧!